农户实行种养结合自繁自养发展肉奶两用牛
张振武 刘志启 2011-10-16
摘要:以养牛农户为单位实行种养结合,使饲草料能够在自家土地上种植,不用花钱到市场上购买。同时推行自繁自养,育肥犊牛由自家母牛生产,也不用花钱到市场上购买,实现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最低。转型饲养德系西门塔尔肉奶两用牛,实现肉奶双收提高综合收益。
我国养牛业需要围绕‘产业链一体化’进行规划布局:以养牛场户为单位实行‘种养结合一体化’,调整养牛品种结构推行‘乳肉结合一体化’。以合作社为平台实现‘养加结合一体化’,在产业链层面实行‘虚拟一体化’。形成有分有合有实有虚的产业链组织体系,建立起产加销利益联结的长效机制,为振兴我国牛业提供技术路线与组织体系保障。
一, 在农户中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方式
我国农民为什么放弃养牛呢?主要原因是养牛不挣钱,甚至赔本儿。农民养牛为什么会赔钱呢?笔者认为,其中的重要原因是:种养分离的生产方式导致饲养成本高,也导致交易成本高。
造成种养分离的根源,是由于对中国肉牛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误判,他们武断地认为中国未来靠一家一户养殖肉牛的环境条件不复存在,依靠一家一户分散养牛已不现实,散养户必然退出历史舞台,肉牛养殖一定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天下。
由于我国养牛业片面追求大型规模化,养牛场户自家没有足够的草场进行放牧,也没有大量的土地用来种植饲草饲料。所以,饲草需要购买,饲料需要购买,牛犊需要购买,劳动力也需要花钱雇佣,提高了饲养成本,也提高了交易成本。
如果以农户为单位实行种养结合,饲草饲料自家种植,劳动力来源于自家,牛粪由自家农田消化,牛犊来源于自家母牛,滚雪球式发展壮大,能够降低交易成本,提高养牛农户的持续发展能力。
所谓种养结合,就是种植也与养殖业在一个农户种紧密结合。在种养结合模式里,养牛户有配套的草场资源,或者有配套的土地资源,可以种植饲草和饲料。采取种养结合模式,牛粪便直接进入农田资源化利用,减少了购买化肥的投资,降低了种田成本,费用低廉地实现了环保治污,提高了土地的土壤肥力。
把种养两业紧密地结合在一个农户家庭内,能够减少了交易环节,减少了资金占用,减少了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。由于能够廉价获得饲草和饲料资源。牛犊也自繁自养由自家母牛生产,能够利用实物资源替代短缺的货币,降低了农民从事养牛业的资金门槛。
在种养分离制度下,种养两业分别由两个利益主体从事,需要发生交易,需要由货币作中介才能完成。种养结合能减少资金的制约,那些养殖大户自家劳动力不足,需雇用劳动力,也需支持货币资金。而小户则尽量利用自家的闲散劳动力,降低人工成本与激励管理费用。农户实行种养结合,两条腿走路,可以脚踏种养两只船,左右逢源,提高市场应变能力。
二, 饲养“肉奶两用牛”提高养牛综合收益
当前,市场上公牛价格普遍高于母牛,公牛尽管价高且十分抢手,价低的母牛不断遭到养户的遗弃。主要原因是‘掉价’,在养牛役用的历史时期,母牛除了役用还能通过产犊创造价值,现在母牛失掉了役用价值,只有单一的肉用价值,但奶牛的肉用性能较之公牛逊色许多,这样就发生了‘公母价格倒挂’现象,由于母牛仅有单一的肉用价值,而且肉用性能低下,在市场机制作用下,就遭到屠宰和淘汰,就出现了能繁母牛全国范围大幅下降的情况,就引发了犊牛架子牛短缺的现象。
让母牛免遭屠戮的出路是提高母牛的利用价值,母牛的长项是生牛犊,母牛的增值也要围绕母牛的长项来挖掘,让母牛生出有价值的牛犊,‘母以子贵’,生出的牛犊增值了,母牛的身价自然也就提高了。母牛生犊的生理过程,也是产奶的生理过程,如果让母牛在生出一个有价值的牛犊的同时,还能大量产奶,像专用奶牛那样产奶,它就变成了奶牛,通过大量产奶提高了自己的身价,它能够为人们创造更多的价值,让人们像宝贝一样的来饲养它,就可以免遭‘杀戮之灾’。
在我国传统农耕产业体系中,牛定位为耕牛,是拉拉犁耕田的工具,是驾车使役的动力,这样,在传统社会里,我国养牛以役用为主。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,我国的牛种也适应使役的需要,走向专门化的道路,我国的牛适合使役,但是逢长必短,在使役方面是长项,在肉用奶用方面则是短项
时代变了,我国也进入了工业化社会,进入了现代化社会,拖拉机代替了耕牛,汽车代替了牛车,使役的用途被时代淘汰了,牛也要与时俱进,也要更新换代,也要转型再造重塑,这就是根据人类新的需求,根据人类对奶的需求走奶牛的路子,根据人类对肉的需求走肉用牛的路子。我国的牛在转型过程需要有方向,也需要有路线图。我国养牛要沿着由役用向肉用奶用的方向转型,要走‘肉奶两用’的路线,实现肉奶双收,肉奶皆优。
农民单一饲养肉牛其收益仅是单一的牛肉,饲养36月龄的肉牛,期间毫无回报,没有综合收益。如果是肉奶结合牛,期间可以收获奶,农户获得了鱼与熊掌兼得的效果。将肉牛转型为肉奶两用牛,就拥有了弹性灵活。牛奶过剩时向肉倾斜,牛肉过剩时向奶侧重,反之亦然。每头牛都是一个生产车间,亦肉亦奶,肉奶结合。奶农可获得综合收益,既有奶的收益,还有肉的收益。养牛户拥有了微观调控的主动权,能够动态调节肉与奶的多与少,增强了适应市场波动变化的能力,扩大了养牛业的生存空间。
在我国需要把乳肉结合起来,将肉与奶具体地结合在每头牛身上,向肉牛要奶,实现乳肉结合一体化发展。饲养乳肉结合牛,奶农既获得牛奶的收入,也获得牛肉的收入,获得的是综合收益。发展肉奶两用牛,既是奶牛业摆脱困境的突破口,也是肉牛业振兴发展的出路。肉奶两用牛模式,将肉与奶结合在一头牛身上,既要奶,也要肉。当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时,增强了抗风险和抓机遇的能力,可以弹性灵活地应对市场波动。根据市场行情,通过延长或缩短母牛饲养周期等,来调节肉与奶的产量,调节市场的供求。
乳肉兼用的德系西门塔尔牛肉用性能与专用肉牛品种接近,远远高于奶牛。(成年公牛体重可达1200kg,育肥牛日增超过1300g,成年母牛不低于750g),产奶性能与荷斯坦牛不相上下(年产奶量可达7T)。我国农业部已与德国有关部门合作推广德系西门塔尔(弗莱维赫)乳肉两用牛项目,并确定了内蒙古、吉林等七个项目省区。
推广肉奶结合牛的号角已经吹响,东北地区要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参与。我国肉用牛种群基础庞大,且多是西门塔尔改良牛,这是发展我国肉奶结合牛的宝贵资源,是现成的种群基础。实行肉奶两用牛的战略转型,不用耗费巨资大量到国外购买奶牛,利用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冷配技术,我国的肉牛业就能够低成本地迅速地大发展,还能带动奶牛业低成本迅速地大发展。
世界牛业强国的肉牛产业体系,都是根据各自的国情量身订做的,没有照搬照抄获得成功的例子;都是自主创新的,没有跟随模仿成功的例子,发达国家的肉牛产业体系,都扬长避短地利用了本国的资源要素,产品结构都针对了目标市场,生产方式都遵循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。
我国农区发展肉牛产业,要按照科学的发展观,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;以市场为导向,建设成本低品质优效率高的产业体系。把每头肉牛作为一个生产“车间”,向肉牛要奶。把肉与奶结合在一头牛身上,既收获肉也得到奶,肉奶兼得。
在饲养环节,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,实行种养结合,自繁自养的经营模式,推广生态型的肉奶牛牧场。将东北数量巨大的玉米秸通过免铡就近青贮技术,转化为价格低廉的饲草资源。围绕肉奶牛的产业化,整合社会的屠宰场、乳品厂、饲料厂资源,以品牌为龙头,构建产业加销一条龙的产业联盟,形成产业集群。
三,由规模育肥场向农户自繁自养发展方式转型
西方国家过分强调提高畜禽的生产效率,畜禽生产以消耗大量粮食为前提,忽视了畜禽对粗饲料的利用能力。我国在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的过程中,也路径依赖地引入了这一模式。工业化畜牧业提高了效率,增加了产量。弊病也同时涌现出来,由于严重忽视畜禽对青粗饲料利用,大量耗用粮食进行畜禽生产,目前典型的奶牛日粮中,精料比例高达50%--60%。育肥肉牛日粮精料比例更是高达80%以上,甚至100%;导致饲养成本过高,削弱了我国肉牛业同澳大利亚新西兰在成本方面的竞争力。
牛与羊等反刍动物具有瘤胃、瘤胃中生活着大量的瘤胃微生物。这种特殊的消化道结构赋予了牛、羊的特殊能力,它们能够有效地消化利用青粗饲料。发展养牛业就是利用其具有转化饲草的能力,让牛将人类不能利用的牧草秸秆转化为肉奶等食品。通过养牛能够把不值钱的东西转化为值钱的东西,为养牛户创造价值。如果让牛吃玉米大豆进行精料育肥,就是‘扬短避长’,就埋没了养牛业低成本的优势。
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的调查数据:“全舍饲养能繁母牛,全年饲养费平均每头1645元(精粗饲料,人工、折旧、煤、电、水、配种、防病治病等费),犊牛从出生至断奶180天的饲养费150元,合计1795元。可繁母牛以群体70%产犊率计算,犊牛8个月断奶后售价为每头2000元,每头可繁母牛年均产犊0.7头,即饲养一头成母牛年收入每头2000元×0.7头=1400元。经营成果为:1400元(收入)-1795元(支出)=-395元,也就是说在完全舍饲精料育肥的情况下,每饲养一头成年母牛年亏损395元”。
中畜协牛业分会的结论是 “目前采用集约化大量舍饲养殖繁殖母牛来生产犊牛基本是无利可图,甚至可能还要赔钱”可见,我国肉牛养殖不能照搬美国的育肥场模式。中国的养牛业不适合把育肥环节独立出来,我国的养牛模式必须转型,必须走节粮型畜牧业的路子,不以精料育肥,以减少对玉米大豆的依赖,以摆脱国际化风险。
在中国搞精料育肥,搞工厂化规模化育肥,搞专业化肉牛育肥,不适合中国国情。育肥环节一头连着架子牛,一头连着育肥牛的销售市场。规模育肥户的利益来源于差价,架子牛价格高低,育肥牛行情好坏,决定养牛户收入和效益。对于养牛户来说,养育肥牛盈利的关键在于能够买到价格低廉的架子牛,进而谋求出栏肉牛能够卖出更高的价格。但是,这几年的事实证明,要获得这样的差价是十分困难的,并且颇具风险性。(刘玉满《澳大利亚学者对我国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分析》中国畜牧兽医报 2009-1-4)
采取育肥牛模式存在产业链条过长的弊端,在饲养阶段有种牛场、犊牛繁殖场、架子牛场、育肥牛场等环节。而且这些环节都互相分离,是各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。各环节之间都需要经过市场交易来运作,由于存在市场不确定性,存在想买时价格高或买不到,该出栏时行情差价格低的情况。这些都会增加养牛户的交易成本。
育肥牛价格会低迷时,架子牛虽然便宜,育肥场也难以盈利。采取工厂化精料育肥模式,架子牛与育肥牛二者之间有一次交易,会发生交易成本。特别是大规模育肥,面临国内牛肉市场空间窄小,出口受阻困难的市场情况。市场不确定性增加,行情大起大落,经营大红大黑,大赔大赚,搞规模化精料育肥风险很大。
如果由农户实行“母牛 + 犊牛 + 架子牛 + 育肥牛”一条龙饲养。母牛是自家的生产资料,牛犊由自家母牛繁殖生产,架子牛由自家犊牛长大而来,育肥牛用自家架子牛培育而成。不用到市场上购买,减少了外部交易环节,克服了市场信息不确定性的困扰,降低了市场交易费用。
农户实行“母牛 + 犊牛 + 架子牛 + 育肥牛”一条龙饲养。饲草饲料在自家田地里种植,廉价甚至无偿获得饲草和饲料资源,小型牧场建在自家的田间地头,粪肥直接施入自家农田,既降低了种田成本,也降低了养牛成本。这样,就具备了产业竞争力,养牛户生存能力大大增强。即使在行业最低谷的时刻,也能坚持住不垮台,等待市场高峰期的到来,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相关阅读:
农户实行种养结合自繁自养发展肉奶两用牛
转型肉奶两用牛向肉牛要奶实现肉奶双收
将玉米秸开发成‘质优价廉量大’的养牛饲草资源
可用发酵袋生产菌体蛋白饲料饲喂肉奶牛
我国牛业战略支撑点=农牧交错带 肉奶两用牛
以肉奶两用牛做战略支撑实现肉奶双收肉奶皆优
把农牧交错带确立为我国牛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点
在城镇周边就近供鲜肉鲜奶守住家门口市场阵地
 ●锡蒙羔宅火锅是一个私宅火锅店连锁加盟业态 ●锡蒙羔宅火锅由锡蒙羔羊肉和世界屋脊羔羊肉来支撑 ●锡蒙羔宅火锅老板用微信与社区顾客互动营销 ●锡蒙羔宅火锅店开展快递包裹宅寄存服务取悦小区顾客
 ●私宅火锅店是小区居民的社区公共餐厅 ●私宅火锅店拥有宅涮锅宅香锅宅炖锅宅鱼头等业态 ●私宅火锅店与麻辣宅香锅食材相同业态之间可跨界兼营 ●私宅火锅店采取线上线下结合O2O方式开展业务
 ●云贵高原水牛肉干+青藏高原牦牛肉干+内蒙高原猛牛肉干 ●东北平原野水稻米+内蒙草原稻鸟大米+云贵高原生态香米 ●青藏高原藏酷牦牛肉+内蒙草原锡蒙羔羊肉+林海雪原黑白野猪肉 ●锡林郭勒草原锡蒙羔羊肉+呼伦贝尔草原呼蒙羔羊肉+世界屋脊草原藏酷羔羊肉
 ●顾客利用网络途径深入到锡蒙羔牧场选购活羔羊 ●锡蒙羔牧场对顾客选定的活羔羊现场屠宰预冷配送 ●冷鲜锡蒙羔羊肉经由物流配送到顾客指定的就餐酒店 ●联系自己熟悉喜欢的酒店组织亲朋吃锡蒙羔手抓肉火锅
 ●牧场主按预订时间把现宰冷鲜野猪肉配送到顾客就餐酒店 ●就餐酒店开放平台利用顾客网购野猪肉制做本店招牌菜 ●顾客在本地酒店就请朋友吃东北特色黑野猪肉杀猪菜火锅 ●顾客利用社交化工具与就餐亲朋约定就餐地点时间
 ●社区宅食坊建设在社区里是小区居民的公共厨房 ●有“宅笼包、宅米饭、宅粥坊、宅火锅面、宅火锅饺”等业态 ●宅食坊定位社区厨房从事一日三餐本地生活服务 ●社区宅食坊加盟店就近送餐到门随叫随到即时送达
 ●社区宅卖店建在住宅里是小区居民的公共冰箱 ●有“野猪肉宅卖店、酷牛肉宅卖店、野稻米宅卖店”等业态模块 ●社区宅卖店老板同社区消费者是邻居关系便于社交化 ●居民用手机可就近在社区宅卖店网购锡蒙羔羊肉和鸟鸡蛋
 ●私宅茶餐吧是小区居民的社区会客厅 ●私宅茶餐吧建店成本低是宅人的创业就业场所 ●私宅茶餐吧把餐饮与休闲两种业态跨界组装在一起 ●在社区宅咖啡吧喝茶聊天会朋友具有地域方便性

三原三宝指的是“青藏高原的藏酷牦牛肉、内蒙草原的锡蒙羔羊肉、林海雪原的东北四野猪肉”。拥有三原三宝既饱餐了羔羊肉,还享受了野猪肉,更品尝了牦牛肉。‘三原三宝3肉礼盒’是一个稀缺性极强的礼品件。礼品是奢侈品,讲究稀缺性,要让消费者感到物超所值。产品应该来自原产地。野猪肉最好来自牡丹江地区,这里是林海雪原的原产地。牦牛肉必须来自青藏高原,羔羊肉一定要来自内蒙草原。

“三原三宝3牛肉干”是一个创意产品。这里的三原指的是三大高原,即青藏高原、云贵高原和蒙古高原。这个三原三宝是“青藏高原牦牛肉干、云贵高原水牛肉干、蒙古高原蒙牛肉干”。与同类牛肉干产品相比,“三原三宝3牛肉干”具有显著的差异化。除了三原三宝牛肉干,还要推广“世界屋脊藏酷牦牛肉干”。

手抓羊肉是民族地区的重要饮食文化,现已形成各种各样的手抓衍生产品,如同金融衍生产品那样品种丰富。在民族地区各地都有自己特色的手抓羊肉,每家餐馆酒店都有自己正宗的手抓羊肉。“三原三宝3羊手抓”采取‘手抓+火锅’业态形式。是三种带骨羔羊肉(锡林郭勒草原的锡蒙羔、呼伦贝尔草原的呼蒙羔、世界屋脊草原的藏酷羔)。这里的“三原”指的是三大草原,即锡林郭勒草原、呼伦贝尔草原、世界屋脊草原。

三原三宝野猪排骨应用在“家常锅”中,由三种野猪排骨组成。世界屋脊牧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牧场,世界屋脊藏酷香猪肉是世界上最原生态的猪肉。通过“三原三宝3猪火锅”,您能够品尝到稀缺性极强的青藏高原藏酷猪排。能够品尝到绿色低碳的内蒙草原四野猪排。还能享用到风味独特的林海雪原黑野猪排。

“三原三宝3肉拼盘”应用在“宅火锅、宅香锅,杂粮锅”中, 是一个拼盘里的三种肉(青藏高原牦牛肉、内蒙草原羔羊肉、林海雪原野猪肉)。您通过‘三原三宝’这一盘肉,就能尝遍大半个中国。从青藏高原到内蒙草原延伸至林海雪原。‘三原三宝’能够让您领略青藏高原风采、内蒙草原风味、林海雪原风光。
|